第十屆國際殘疾人職業技能競賽于3月25日在法國梅斯落下帷幕。中國代表團29位殘疾人選手克服國際大賽經驗不足、參賽項目少等不利因素影響,在9個類別20個項目的競賽中,取得6金7銀7銅的好成績,為國爭了光,為8500萬兄弟姐妹爭了氣,彰顯了比學技能、勞動創造美好生活的志氣和勇氣。
今天,讓我們一起走近這些獲獎的殘疾人能工巧匠們,感受他們的風采。
鄭云海,男,漢族,2002年出生,聽力三級殘疾,共青團員,杭州鄭云海食品造型工作室創辦人,高級中式烹調師、西式烹調師。擅長食品雕刻、藝術冷拼、泡沫雕刻、糖藝制作等,并在多所學校擔任編外老師。在第十屆國際殘疾人職業技能競賽食品雕刻項目中獲得金牌。
2002年,鄭云海出生在杭州西湖區雙浦鎮,6歲時因為意外,加上醫治不及時,導致聽力神經斷裂,只能靠戴助聽器才能正常交流。
“我們只能接受這個結果,并花了一萬多給他買了助聽器?!编嵲坪5膵寢屖┤河⒄f,那時候的助聽器很大,要套在耳朵外面,剛剛上小學的鄭云海并不愛戴,“有小朋友會說,他不好意思?!焙髞?,大一點換成了嵌入式的,鄭云海才習慣戴上助聽器。
雖然,常常陷入在無聲的世界中,但鄭云海很喜歡搗鼓,家里的機器玩具基本都被他拆過一遍。
他對線條、對空間也有感覺。
鄭云海喜歡畫畫,家里日歷反面的空白,都被他用水彩筆畫滿了一張又一張,“那個時候,想長大了當發明家或藝術家?!?/p>
正是從小練就的繪畫功底,給如今的鄭云海打下了一個基礎。
初三畢業,鄭云海入讀杭州第一技師學院中式烹飪專業。
一次校園開放日,鄭云海在烹飪專業的技能展臺上看到了一只只用胡蘿卜雕刻的鳥、一朵朵用“心里美”蘿卜雕刻的花,深深被吸引。
可是當他自己上了食品雕刻課后,才發現,食品雕刻并沒有他想象中那么簡單。
于是他就苦練基本功。
比如,雕刻一朵月季花,需要練習握刀的手法、下刀的深度、花瓣的層次感。為雕刻出一個很好看的花芯,需要一遍遍嘗試,從一次次失敗中總結經驗。前前后后花了兩周時間,鄭云海終于雕出一朵逼真的月季花,“切到手是常有的事,那段時間感覺手上無時無刻不貼著創口貼?!?/p>
學習的過程中,鄭云海遇到了恩師李小明。
在李老師的訓練和指導下,鄭云海被選入了集訓隊。
杭州市中等職業學校師生職業能力大賽冷菜雕刻項目一等獎,第八屆全國飯店業職業技能競賽(浙江賽區)暨長三角美食文化周廚藝大賽榮獲藝術冷拼項目金獎、食品雕刻項目金獎,2021中國創新與傳統中餐廚藝大賽獲果蔬雕刻金牌……堅持不懈的訓練和扎實的基本功,讓年輕的鄭云海成為了領獎臺的???。
而這一次是鄭云海第一次代表中國出戰。
近兩個月的集訓,每天鄭云海都會進行8個小時的模擬比賽訓練,“越臨近比賽訓練越多,有時從早上六七點一直練到晚上八九點?!?/p>
真正開始比賽,鄭云海卻很平靜,“最難的是國外食材的不確定性,這么多年的訓練,我相信自己可以的?!?/p>
最終,鄭云海憑借出色的發揮,一舉拿下了食品雕刻項目的冠軍。
五星紅旗升起,鄭云海難掩內心激動,放聲高呼。
(綜合自新華網、第十屆國際殘疾人職業技能競賽中國代表團等)